據了解,在工程建設中,該縣嚴把規劃關、整地關、基礎配套關、栽植關、澆水關、管理關“六道”關口,以提高造林成活率為核心,全面落實各項林業技術措施。2016年,該縣按照集中連片、區域治理、適地適樹、針闊搭配的規劃原則,整合項目、多輪驅動的籌資原則和面山綠化景觀化、通道綠化長廊化的綠化標準,采取大戶承包和專業隊造林的辦法,結合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和中央財政造林補償等生態項目的實施。
截至目前,該縣利用林業項目資金510多萬元,調運云杉、側柏、刺槐等各類優質苗木72萬株,完成造林綠化5300畝,其中三臺山荒山荒坡綠化5000萬畝、仁壽山退耕還林補植300畝。文峰鎮三臺山面山綠化推修施工道路10公里、開挖蓄水池10個。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在菜子鎮、文峰鎮等南部二陰山區,采取設置圍欄、補植補造、強化管護等工程措施,完成封山育林4000畝,促進生態植被的自然恢復。完成綠化工作規劃設計、道路和蓄水池等配套設施、整地、刺槐苗木栽植等建設任務。今年春季栽植云杉、側柏、金絲柳、青皮柳等苗木,并進行循環澆水和撫育管理,計劃今年5月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