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長三角區域建筑業總產值約7.72萬億(截止至2020年底的三省一市數據),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30%,在最新公布的“ENR中國承包商60強”榜單上,長三角地區占居26席。在建筑工業化領域,截至2020年底,長三角地區裝配式建筑落實面積累計約6.2億平方米。作為長三角的中心城市,在上海備案的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企業達到143家,流水生產線190條,傳統生產線249條,實際年產能約為614萬立方米。在安徽,隨著項目大規模落地,行業信心得到提振,不少企業主動聯合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了裝配式構件相關研究及標準制定工作,在高強混凝土構件、再生混凝土構件、藝術功能構件以及智能化生產技術等方面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十三五期間,長三角地區累計裝配式建筑面積及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

標桿企業布局長三角:

(數據來源:優路教育網)
11月18日,長三角百強企業新聞發布會在上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召開。由長三角三省一市企業聯合會共同發布了2021長三角企業100強排行榜,其中建筑企業共有14家企業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榜單的背后折射出企業布局長三角的信心與決心:
排名第七的綠地集團,前不久已從房地產集團轉變為施工單位了,在鞏固房地產等原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及關聯產業、協同產業延伸,開展“有限多元”經營,打造“生態圈”協同發展的商業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消費、金融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在基建產業上,綠地旗下已擁有了綠地城投、綠地城建、貴州建工、江蘇省建、天津建工、西安建工等基建成員企業,成為房地產業之外又一個千億級的產業板塊。今年綠地還將組建“綠地大基建集團”,注冊資本200億元。
排名第14的施工央企“明星局”中建八局,較去年攀升2位,再創新高!多年來中建八局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搶抓發展機遇,加快轉型創新在長三角地區打造了機場航站樓、會議會展、體育場館、醫療衛生、文化旅游等諸多高端序列產品,在建筑工業化領域,中建八局自主研發的全裝配式鋼-混凝土混合框架結構體系應用項目——中建臨港總部基地K01-01項目2#、3#樓,順利通過市住建委新技術應用論證和市抗震辦超限審查,標志上海首個、全國最高的全裝配式鋼-混凝土混合高層建筑,得到了上海市住建委和行業內知名專家的高度認可,全裝配式鋼-混凝土混合框架結構體系正式落地應用!
排名第21的上海建工集團已在長三角區域耕耘多年,目前業務在長三角城市實現了全覆蓋,集團在今年6月成立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指揮部,并與長三角投資(上海)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建筑工業化領域,集團以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務商為目標,充分發揮房產開發、設計、構件生產、施工、運維全產業鏈集成優勢,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截至目前,上海建工共投資開發、設計、施工超過5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其中包括超百米、75%預制率建筑。累計完成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施工項目超過300萬平方米,在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預制裝配式住宅小區達到30多個。
“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
長三角一體化的步伐鏗鏘有力、建筑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已躍然紙上
新時代迎來新機遇,站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區域一體化與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未來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的“雙輪”與“兩翼”,兩者相互協同,將緊扣城鄉綠色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要求,從建筑設計、生產施工、材料應用、運營維護等內容出發,深入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協同發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探索數字設計、智能制造、綠色建材、智慧工地等維度的領域中跨界合作,提升區域建筑產品品質,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壁壘,實現更為合理的分工,凝聚更強大的發展力量。
(以上文中數據來源:《建筑時報》、建筑工業創新聯盟、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分會、中國建材報)
關于2022長三角建筑產業化展

2022年6月8-10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將舉辦”長三角建筑產業化展覽會“,展會將以“打造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引領建筑業低碳、智能創新之路”為主題,現場將集中展示建筑產業化展區、優質工程展區、交通工程與設施設備展區、新型建筑工業化展區、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展區、智能建造與智慧工地展區等八大展區展品。同時將推出第二屆長三角工程質量高峰論壇、超低能耗與建筑工業化融合發展與技術運用研討會等10多場不同專題論壇。旨在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效益和品質,是建筑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首選商貿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