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先行一步,于2018年7月成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智林”),矢志成為行業領先的智能建造解決方案提供商。博智林聚焦建筑機器人、智能工程設備以及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的研發、生產與應用,助推建筑工業化水平;以BIM數字化技術為基礎,建立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引入精益建造理念,打造并實踐新型建筑施工組織方式;助力建筑業轉型升級,探索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僅兩年半時間,碧桂園機器人產業戰略布局已成效斐然。博智林已實現建筑機器人從自主研發、小批量生產到工程測試、工程服務及批量化商用,并進行全面端到端規劃及實踐,構建完整的全周期閉環。
2021年下半年,碧桂園積極推進機器人建房的試點工程,進行“拆解一棟樓”的試驗,通過科學鋪排施工工序,讓建筑機器人像流水線生產一樣施工作業,從而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力。
生產方式的轉變,使得傳統建筑業快速融入“雙碳”目標的大戰略中。博智林通過高質量、穩定的施工,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業效率,大幅度減少了施工的返工率;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降低工業污染排放及碳排放。
以科技創新為突破,領先全球
引領傳統建筑業進行一場具有時代意義的重大變革,必須以科技創新的理念進行全面突破。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博智林現已搭建系統化的研發、制造、應用體系,針對建筑機器人八大核心模塊實現全覆蓋自主研發。其中導航、視覺、多機調度等技術填補了建筑機器人領域的空白。在伺服電機、驅動器、視覺傳感器、導航融合模塊等30款關鍵零部件已實現量產,并應用于建筑機器人現場施工。
軟件生態方面,博智林完成從機器人實時操作系統到施工仿真系統再到機器人調度系統的全自主開發,并通過智能調度算法,解決多臺機器人聯合作業路徑規劃的問題,在全球首次實現了建筑場景下多機器人協同的解決方案。
在安全性、質量和效率方面,博智林機器人應用在為建筑行業帶來顯著的提升。安全性方面,以卷揚式外墻乳膠漆噴涂機器人為例,其通過自主路徑規劃,可以實現建筑外墻涂裝的全自動、全方位噴涂。相比傳統人工施工,卷揚式外墻乳膠漆噴涂機器人減少工人因高空作業帶來的安全風險;在質量和效率方面,博智林各款機器人產品的效率對比人工有較大提升,主要體現在節省時間、節省人工方面;由于機器作業的穩定性高、誤差小,機器人的施工質量相比人工施工質量也會有較大提升。
博智林在機器人科技領域的不斷深耕,成果頗豐。截至2021年11月底,博智林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3461項,獲授權1640項;相關研發產品相繼斬獲中國專利獎、IF設計獎、紅點獎、IDEA獎、紅星獎、金蘆葦獎等眾多獎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表示,碧桂園集團針對BIM、裝配式建筑和建筑機器人領域,走在了全國乃至全球智慧建造和建筑機器人領域的前列。”
商業化應用,引領建筑業革命
截至11月底,已有18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蓋25個省份,超280個項目,累計交付超600臺,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550萬平米。博智林機器人已開啟商業化應用,逐步實現人機協同、多機協同操作,探索在復雜的施工場景中開展大規模施工,形成覆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
2021年2月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同意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函》,確定全國7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其中佛山順德鳳桐花園項目位列其中。這是博智林建筑機器人首個商業應用項目,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真正引入建筑機器人且批量應用于工程建造過程的試點項目。作為建筑機器人首個商業應用項目,鳳桐花園已累計進場機器人20多款50余臺。該項目開展了建筑機器人應用的多項試點,包括首次完成機器人參與建設示范區、首次建立機器人調度中心、首次跑通修整類機器人多機聯合施工模式等,實現了少人化或無人化施工作業,產品和技術的先進性在工地實際應用中得到充分驗證。
除此之外,博智林建筑機器人陸續走出,參與外部單位的建設施工工作。今年5月,博智林建筑機器人完成了首次面向外部單位中鐵建工廣州白云站項目的混凝土產品線機器人施工應用工作。同月,博智林測量機器人、樓層清潔機器人、天花打磨機器人和內墻面打磨機器人陸續進入佛山誠通紙廠東側地塊住宅項目施工。
近年來,國家及相關部委先后頒發多個指導性文件,加速建筑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博智林發揮行業探索者、引領者作用,積極貢獻經驗智慧,主導或參與中國智能建造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推動中國建筑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